天津:智能科技產業下的智慧城市
隨著以智能技術為主導的新一輪產業轉型的興起,天津加快了新產業布局,搶占了制高點。智能制造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涌現出一批智能化、深藍色等智能化制造企業。
深藍推出白鯊MAX水下機器人,榮獲2017年度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攝影杭州船)
天津深藍色海洋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無人遙控潛水器、自主水下航行器和水下滑翔機的研發和生產,也是天津的創新型企業。2017,深藍推出了白鯊MAX贏得了2017紅點產品設計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紅點設計獎,也是德國埃森紅點設計博物館第一個永久性的水下機器人收藏。
凡拓智慧城市展廳介紹說:在深藍色的展廳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擁有公司專利證書的專利墻。據介紹,深藍色目前申請了135項專利,其中包括42項發明專利。以神智藍為代表,天津智能制造業。企業不斷突破技術瓶頸,邁向國際前沿,也是天津實現創新驅動、創建志剛市的縮影。
2013,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的調查中指出,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寫一部北京和天津兩個城市的故事,為此,天津不斷推進協調發展的重要國家戰略。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間的合作。在天津設立了多個北京項目,促進了兩地的發展。
深藍公司位于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區,2016年11月由北京、天津和兩個城市聯合建立。目前,良好的產業生態具有鮮明的科技產業特點和協同作用。新興的中小企業在這里已經初步形成,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企業在這里落戶,這也成為北京、天津和河北協調發展的新標志。
參觀中芯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服務中心的游客體驗人風互動工程(攝影杭州船)
2017,天津濱海新區明確提出了加快建立宜居宜居新智慧城市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2020,國家應基本實現廣東茂名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使繁榮宜居的智慧新城能在世界面前展現。
作為天津新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區,中新加坡天津生態城積極探索和實踐新的智慧城市,為天津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示范作用。
中新生態城中央大道兩側有耀眼的太陽能光伏板,彩虹橋附近的荒野上有風力渦輪機。這是天津電力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第一個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
在天津生態城北側和中心大道生態城的兩個高壓光伏發電項目,已在電網上建成并運行,每年最多可產生約1110萬千瓦小時的清潔電力。如果連續運行20年,累計發電總發電量將達到2220萬千瓦時。
在生態城市建設智能電網的過程中,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成果,智能化園區技術集成研究等三項國家863項工程和30多項獨立科技攻關項目獲2016屆國家科技進步獎。

返回頂部